市民參觀“山海連城”城市設計走廊展。 深圳商報記者 韓墨 攝

讀特客戶端·深圳新聞網2023年5月5日訊(深圳商報記者 苑偉斌)2023深圳設計周“山海連城”城市設計走廊展,以創意的方式連綿綠色山脈,更立體、更年輕、更潮酷地展示了深圳的海灣、山體、河流、生態綠廊和大型公共綠地等生態框架,備受市民和游客青睞。


(資料圖片)

近年來,深圳提出“山海連城”計劃,整合深圳千園萬徑、藍綠游憩空間,把最具代表性的海灣、重要的山體、主要的河流、生態綠廊和大型公園綠地等,通過“一脊一帶二十廊”生態脈絡骨架進行系統連接,將“山、海、城、園”有機融合,打造深圳山、海、城相依的獨特城市名片。

通山達海

市民可親水、進山、入園

深圳具有得天獨厚的半城半綠、山海城相依的山水格局?!吧胶_B城計劃”讓山海成為深圳美麗的生態底景,從最基本的保護,到可感知、可參與、可體驗,為藍綠空間注入新的生機、活力和趣味,實現生態價值和城市價值的融合發展。

記者從深圳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獲悉,深圳通過搭建工作專班,細化山海連城聯通規劃方案,提出“1120-520”實施行動密碼:1條依托山林和自然森林系統,以山林步道為主、碧道為輔,橫貫東西的主干生態游憩步道;1條串聯大亞灣、大鵬灣、深圳河干流沿岸、深圳灣、珠江口,貫通東西部岸線的濱海濱水生態景觀帶;20余條通過對現有的河流、山脈廊道的完善建設,串聯“一脊一帶”的山水生態廊道,構建通山達海的游憩網絡;再將全市劃分成西北、東北、西部、中部、東部5大片區,結合城市重點發展區域逐步推進20個內聯外通、有機融合的公園群建設。

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表示,按照山海連城實施行動方案,深圳將逐步修復生態斷點,聯通生態廊道,推進山海連城計劃的落地實施,為市民提供可親水、進山、入園的通山達海生態游憩網絡。

城市設計

引領高質量城市建設

記者了解到,深圳是國內較早開展城市設計探索的城市,率先建立了完整的城市設計制度體系,通過城市設計引領高質量城市建設。在城市重點地區,深圳堅持以城市設計手段營造鮮明特色,延續城市文脈,打造獨具特色的城市形象。

近年來,根據市委市政府的工作安排,對于深圳的重要發展地區如前海新中心、深圳灣超級總部基地、香蜜湖新金融中心、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光明科學城等,都陸續開展了高水平的城市設計工作,助力片區打造成新的城市名片。

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表示,在項目具體實施階段,通過城市設計品控實現風貌塑造、歷史文化保護及活力提升。深圳灣15公里濱海休閑帶城市設計始于2003年,2011年建成,通過縫合、連接、激活等多種方式,串聯濱海公共活動節點,為市民提供親近大海的公共休閑空間。南頭古城活化計劃以保持原有建筑特色,修舊如舊、建新如舊為原則,激活古城文化氛圍及活力,如今已成為“深圳十大特色文化街區”標桿項目。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