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特客戶端·深圳新聞網2023年5月6日訊(深圳商報首席記者 王海榮)5月5日,記者從深圳市發改委獲悉,今年1月至3月,深圳市重大項目完成投資519.8億元,投資進度18.5%。
(相關資料圖)
工業投資增勢強勁
4月24日,光明區鳳歸路上的一個產業園內,配備了光刻、氧化、激活等專業設備的基本半導體車規級碳化硅芯片產線順利通線,將主要生產6英寸碳化硅MOSFET晶圓等產品,每年可保障約50萬輛新能源汽車的需求。這也是2023年深圳市重大項目建設穩步推進的最新動態。
重大項目是支撐經濟實現高質量發展的“壓艙石”。
據了解,2023年深圳市共安排重大項目841個,總投資3.6萬億元,年度計劃投資2813.5億元。
從投資來源方面看,政府投資類項目年度計劃投資513.7億元,占比18.3%;社會投資類項目年度計劃投資2299.8億元,占比81.7%。從行業領域看,現代產業類項目247個,年度計劃投資898.9億元,占比32%;基礎設施類項目294個,年度計劃投資987.8億元,占比35.1%;民生改善類項目300個,年度計劃投資926.8億元,占比32.9%。
根據核算,2023年一季度深圳全市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15%。據統計,全市一季度工業投資增勢強勁,增長33.7%,其中,制造業投資增長36.3%。從產業看,第二產業投資增長33.8%,第三產業投資增長11.5%。特別是高技術產業投資活躍,高技術制造業投資增長33.2%,其中,電子及通信設備制造投資增長39.3%。社會領域投資快速增長,其中,水利、環境和公共設施管理業投資增長46.4%,文化、體育和娛樂業投資增長76.8%。
帶動作用明顯
一季度,市、區政府投資同比增長31.3%。重大項目在投資增長中的帶動作用十分明顯。光明高中園(綜合高中)、南方科技大學醫學院、先進功率器件工業園等一批項目開工建設,坪鹽通道工程、春風隧道工程、深圳市新華醫院、中山大學附屬第七醫院(深圳)二期等一批重大基礎設施及民生保障項目加速建設。深圳首條跨海隧道——媽灣跨海通道盾構施工正有序掘進。
除了現代產業類項目、基礎設施類項目外,民生改善類項目在深圳市重大項目清單中占據三分之一份額。
4月初,深圳市眼科醫院二期工程項目奠基,廣東省眼部疾病臨床醫學研究中心及深圳市眼部疾病臨床醫學研究中心同時掛牌。該項目預計2027年底竣工,醫院在醫療、教學、科研、轉化等領域將得到全面提升。
在大鵬新區,深圳樂高樂園度假區建設工地傳來好消息,這個全球最大的樂高樂園度假區有望明年建成投入運營。目前,建設工程正在有序推進,三大主題酒店的建筑主體即將封頂,建成后將成為粵港澳大灣區首個國際IP親子家庭娛樂主題樂園度假區。
民間資本搶抓機遇
深圳基本半導體有限公司董事長汪之涵告訴記者,在實現車規級碳化硅芯片產線順利通線后,將加快設計、制造迭代,與深圳本土上下游產業鏈聯動發展。
他透露,基本半導體將積極打造碳化硅下一代工藝技術開發驗證平臺、國產設備材料驗證平臺和研發制造人才培養平臺,提高關鍵核心技術的研發能力和創新能力,進一步提升大灣區第三代半導體制造實力和核心競爭力,助力國內車規級碳化硅芯片供應鏈實現自主可控。
同樣列入2023年深圳市重大項目名錄的細胞產業關鍵共性技術國家工程研究中心建設項目也取得新進展。
重大項目加速推進,民間資本紛紛搶抓機遇擴大投資。數據顯示,一季度深圳全市民間投資增長15.4%,高于全市投資增速。一批強鏈、補鏈、固鏈、延鏈產業項目上馬,比亞迪全球研發中心等項目落地,華潤微電子深圳12英寸集成電路生產線、欣旺達鋰電智能智造產業園等加快推進,為深圳高質量發展注入新動能。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