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化縣圳上鎮黃溪村。
紅網時刻新聞通訊員 鐘詩豪 羅忠鳳 婁底報道
【資料圖】
近日,新化縣圳上鎮黃溪村村民代表將寫有“為人民辦實事,做群眾貼心人”“心系百姓,一心為民”的兩面錦旗送到村部,感謝村支兩委對謀劃全村發展、切實為民服務、改變村容村貌所做出的努力和取得的成效。
村民送錦旗。
“這兩面凝聚著全村人民深情厚誼的錦旗,可不單單是種褒獎、是種榮譽,更多地承載著全村人民的信賴和期盼,是種激勵、是種鞭策?!臂谏湘傸S溪村支部書記陳久華說。
為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建設宜居宜業和美鄉村,黃溪村從抓黨建入手,徹底扭轉過去“軟弱渙散組織”的被動局面,全面提升村支兩委的組織力、凝聚力、戰斗力。新春伊始,村支兩委5名成員分網格落實責任,深入走訪察民情、聽民聲、問民策、為民謀,并召開院落會議,征集到群眾急難愁盼問題和發展意見62條。根據“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钡泥l村振興總要求,該村結合實際,因地制宜,精準施策,編制了鄉村振興和美鄉村建設、人居環境整治提升等規劃和年度計劃,完善了以村規民約和積分制管理為主線的一系列制度,并精心組織實施。
為推進人居環境整治工作實現常態化、長效化,黃溪村把人居環境整治提升作為鄉村振興的首仗和硬仗。為落實“六化”和“五比五看”競賽,在全村深入宣傳發動,組織黨員率先示范、群眾共同參與,并組建起一支多達115人的志愿者隊伍,充分激發村民建設和美幸福家園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同時,黃溪村將農村環境衛生整治、公共設施管護、推進移風易俗等內容納入村規民約,對“門前三包”、垃圾收費服務、垃圾分類、衛生評比獎懲等建章立制廣為宣傳,并與每家每戶簽訂了承諾書。村民積極響應,落實包干責任,愛護公共衛生,垃圾處理付費自愿交費率(五保、殘疾和80歲以上人員免交)達到100%,2022年收費33600元,村民“人人參與、共同治理”的人居環境理念也基本養成。
2022年黃溪村籌措義務工1660個,修繕了4個大型飲水水源,鋪設自來水水管3千米,人行道維修硬化3.5公里,生產便道修建硬化5公里,公路綠化2.5公里 。
在完善基礎設施建設方面,黃溪村從垃圾清理、道路硬化、拆除空心房等方面持續發力,以主公路拓寬硬化、人行道硬化、耕道硬化、油茶林產業路硬化為主線,村容村貌得到顯著提升,讓本地百姓的出行愈加便捷,進一步改善了當地生產生活條件。2022年籌措義務工1660個,修繕了4個大型飲水水源,鋪設自來水水管3千米,人行道維修硬化3.5公里,生產便道修建硬化5公里,公路綠化2.5公里 。
為根治房前屋后亂搭亂建、家禽散養等突出問題,村支兩委成員和黨員志愿者上門耐心做思想工作,對行動不便和少勞力家庭進行幫扶,并由村統一購置圍欄,全面實行家禽圈養到位,2022年志愿者參與村組織的以整治人居環境為主的各種義務服務活動達到1065人次。2022年全村共清運垃圾300余噸,回收低值垃圾8噸、高值垃圾3噸,拆除空心房、閑置建筑5000余平方米,全面提升了當地的整體環境質量。
黃溪村水資源富集,有五洞出水之奇觀,是圳上鎮的飲用水源地。該村把做好水文章放在頭等位置,持續深入推進飲用水水源地保護,先后新建或維修了3處水渠、4個大型飲水水源,既保障水源水質的干凈,又對水源水量進行合理分流利用,即使碰到久旱天氣,人畜飲用水也能得到充分保障。同時,謀劃水資源開發,如正在建設中的游泳培訓基地、飲用水源地水庫下游的次級筑壩開發垂釣及休閑農莊項目等。
在打造屋邊清整、路邊清潔、水邊清爽的人居環境同時,黃溪村針對耕地少、山地多、水源好的狀況,牢樹“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瞄準綠色產業開發,在實踐中總結了適合本地區發展的特色農業模式,如水產養殖、土雞養殖、油茶林和玉竹種植等,實現了村集體經濟發展和村民收入的提高?,F油茶林種植300余畝、玉竹種植300余畝,2022年玉竹每畝創收達6萬元。目前,梅王洞景點開發也在籌劃中,在鄉村振興與和美鄉村建設的規劃中,黃溪村信心滿滿,一幅綠色發展的藍圖正清晰展現并積極付諸實施。
關鍵詞: